為什麼正顎手術後的照護如此關鍵?
李慈心醫師提醒,正顎手術不只作用在骨骼位置的調整,更會對臉型、功能乃至心理造成影響。術後的保養與生活安排,是影響最終效果與舒適度的重要因素。
術後注意事項大公開
以下重點整理,協助患者與家屬快速掌握術後調適重點:
- 腫脹與外觀變化是正常現象
剛手術完臉型會因腫脹而顯得不如預期,這屬於常見、暫時的反應,通常數週後自然消腫。 - 飲食從流質開始,回歸固態需漸進
初期僅能依賴流質飲食維生,並持續集中補充營養賦能顎骨癒合;約六週後才能逐漸過渡至軟食、再到一般食物。 - 維持口腔衛生,預防感染與蛀牙
手術傷口雖在口內,但只要用餐殘渣未清除,細菌容易累積,甚至影響傷口癒合。術後需加強刷牙及使用漱口水,保持口腔乾淨。 - 配合定期回診,檢查穩固狀況
顎骨固定物(鈦板、骨釘)需由醫師追蹤,確認癒合進度,同時觀察咬合狀況是否穩定、是否有神經敏感或異物感出現。 - 心理與生活調適不可忽略
正顎手術後,患者再認識自身模樣與表情,過程可能帶來焦慮感。建議與親友溝通、充分給自己時間練習飲食與說話,心理健康同樣重要。 - 避開高風險行為
遠離過硬、黏性食物如堅果、口香糖等,以免對癒合中的顎骨施壓;也避免咀嚼過力或突然衝擊口腔。
正顎手術的黃金護理策略
為了讓您的正顎手術恢復順利,以下是必做的保養建議:
- 第1~2週:腫脹最明顯,適合冰敷與抬高頭部來舒緩;飲食以流質或打碎軟食為主;定期用漱口水漱口,避免感染。
- 第3~6週:腫脹逐漸消退,可進階進食較軟的粥類與豆腐等;牙齒清潔不馬虎,建議使用軟毛牙刷清潔周圍骨縫。
- 第6~12週:大多數骨頭已癒合,可嘗試正常咀嚼;但仍須避免堅硬、彈性強之食物,以確保固定裝置穩定。
- 6個月內:定期回診仍不可少,有助確保咬合調整與牙齒排列正確,避免後續再次矯正。
小提醒 • 安全不打折
隨身攜帶柔軟牙刷與漱口水,隨時保持清潔。避免自我停藥或任意減量,疼痛或不適應與醫師討論調整。出現異常腫痛、發燒、感覺退化等症狀,請立即聯絡醫療團隊。